上世纪80年代,我们太原市尖草坪那一带流行一种“理财方式”储藏“白洋布”。人们有了闲钱不是存银行,而是买“白洋布”储藏起来,或者自用,或者换粮食等生活用品,或者变卖。因为当时人们极少买成衣,身上穿的、铺的盖的,基本上都是买了“白洋布”,自家染色,自家缝制;办丧事时制作孝服,也都是用“白洋布”,因此,“
白洋布”很容易变现。
所谓“白洋布”,其实是国产的白棉布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禁止金银流通,有人害怕纸币贬值,又不习惯把钱存银行,于是,耐虫蛀、易保存、价格有升无降、又容易变现的“白洋布”,就成了首选的“理财产品”。大家习惯用“白洋布”的存量来衡量一个家庭的贫富。孩子们打架,大人们习惯说,“你家有多少"白洋布",打坏了人家,赔得起?”媒婆给女孩子介绍婆家,常常压低嗓音说,“人家后窑洞里垛着多少多少丈"白洋布"呢,嫁过去肯定受不了罪。”
上世纪80年代前,布料都是凭布票供应,老百姓手中的闲钱也很少,因此,储藏的“白洋布”数量很有限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情况有了改变,人们储藏的“白洋布”多了起来,多的有数百丈,少的也有几十丈。直到上世纪90年中期,投资、理财的渠道多了起来,穿装也转为以成衣为主,人们储藏“白洋布”的热情才降了下来。
但有些老人仍然对“白洋布”情有独钟。有位年近六旬以养羊为生的单身汉,赚了钱舍不得花,今天三丈,明天五丈,将卖羊的钱全买成了“白洋布”,据说到上世纪末,积攒了不下七八百丈。未成想,有一天他到山里办事,因为躲避大雨,回家晚了,结果所有的“白洋布”都被人偷了去。可怜的人儿,直哭得死去活来。事后,人们劝他说,耗子不吃给猫攒着呢,想开点吧,以后有了钱吃点好的穿点好的,多去城里逛一逛,才不枉活一世呢。可他就是想不开,赚了钱还是舍不得吃穿,全都买成“白洋布”。邻里们感慨地说,“白洋布”就是他的老婆娃娃,对于他来说,每天回来摸一摸、看一看他的“白洋布”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